其他
她是袁也!
袁也,管理学院2016级工商管理专业。毕业后保研推免至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。
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服务队成员,完成了一年的支教服务。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、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曾获校优秀毕业生、拉萨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。
觅光而行,逐浪长歌
初心如炬,情连山海
讲台下,袁也认真聆听着。“用一年不长的时间,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。”正值大二的她被这样的话语深深触动。支教,成了她心里的一把炬火,散发着光热。
从大二到大四,袁也始终关注着支教的相关信息。在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,她一次次被别人的支教故事感动,参与支教的愿望愈发强烈。2020年7月,经过选拔和培训,本科毕业的袁也终于如愿以偿,成为了中国海洋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服务队的一员。
选择西藏,是出于内心的向往。“千山之巅,万水之源”,在袁也心里,西藏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远方,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。由东到西,跨越大半个中国,她站上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讲台。
“这里天很蓝,云很浓,雨时云雾缭绕在山顶,雪时山峦一夜换新衣,看日照金山,很美而不失温度。”雪域高原比袁也想象中更动人,更温和,敞开怀抱欢迎年轻的来客,毫不吝啬地展示着自然之美。蓝天白云下长大的孩子们有着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神,望向讲台的目光充满了好奇。他们轻快地喊着“小袁老师!”,让袁也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满足感。
“这里日子过得很慢,一曲锅庄,一碗藏面,即是我心中的拉萨。”课余时,袁也会去市区看看,去体验和青岛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,在甜茶馆喝喝茶,和说话带着藏族口音的扎西聊聊天,或者前往其他区域做宣讲,进行志愿服务。西藏的阿佳爱花也爱笑,能歌善舞,待人热情。淳朴的民风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感染着袁也,使她很快就适应了西藏的生活,找到了归属感。
春风化雨,融心筑梦
行而不辍,宁静致远
和单纯而善良的人们度过的这一年,袁也过得无悔而精彩。她总有一种错觉,这一年时光好像是从漫长人生中“偷”出来的一年。“偷”,其实就是像做梦一样,是令人倍感珍惜。她的内心归于平静,全身心投入到支教中,去毫无保留地奉献、去感动、去爱。
每天和充满朝气、努力学习的孩子们相处,和研究生支教团的小伙伴们一起努力,大学毕业的袁也有时会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高中时期,回到了身边人都为了一个目标心无杂念、坚持奋斗的那段日子。在为目标拼尽全力的氛围中,袁也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状态,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。她偶尔梦到自己为了期末考试焦虑不已,梦醒发觉自己躺在西藏的床上,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,那么的踏实——即将迎接她的是孩子们明亮的眼眸和略带羞涩的笑容。
因为热情和热爱,袁也觅光而行,义无反顾来到祖国西部,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火种。在这片纯净、热烈、神圣的土地上,袁也体验到了生活与众不同的样子,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,也慢慢理解了西部计划更深层的含义。
她看到藏区的教育条件在国家帮助下获得极大的改善,她也看到天堑阻隔不了真情,有一群像她一样的青年志愿者,心里有一团火,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。
这一年,支教老师与学生们一同成长。“未来孩子们一定还会和很多位老师相遇,而在我的世界,他们是我唯一的学生,也是我这一年里的光,感谢能与他们相互温暖,相互照亮。” 支教一年,更是自教,袁也在支教的过程中更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,对于未来、对于理想,更加坚定。
“有机会一定会回到这里的,还想看到学生们未来的样子呢。”西藏,曾经遥遥畅想的远方,如今成了袁也心里的一份挂念,成了她的第二个故乡。在即将离开的欢送会上,袁也接过写着孩子们姓名和美好祝福的哈达,在蛋糕上亲手写下“未来再见”四个字。袁也始终相信,她会和西藏,和在西藏遇到的人们在更美好的未来,再次相见,会看到孩子们心中的种子开出了怎样的花朵。而她,也将带着这一年的收获,继续前行。
在“海洋”主题的选修课的讲台上,袁也向内陆高原的孩子们讲解着海洋的知识,带他们画出心中海的样子,一起做“海洋瓶”。“在日光城听海”,山海迢迢,支教老师们将其相连。
“未来想去看看海洋的请举手。”看着讲台下满教室高高举起的小手,袁也内心感慨万分。
觅光而行,逐浪长歌,一届又一届青年志愿者汇聚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,燃起把把炬火,发出一份份光热,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。
待得一日,青春之花,竞开绿野,晴空万里,未来已至。
图片 / 来源于受访者
文字 / 李晓萌 苏心浩
编辑 / 陈博健